平靜了兩日!
裴旻依舊足不出戶,就跟古時候閨樓里的千金大小姐一樣,一方面他在消化公孫曦那里學來的越女劍法,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,重新拾起課本,開始專研經(jīng)學,準備即將到來的明經(jīng)考試。
所謂明經(jīng),明是通曉的意思,經(jīng)指的就是儒家經(jīng)典。自從漢武帝尊崇儒學以后,儒家經(jīng)典就成了文人做官必需精通的項目之一。到了隋唐時期科舉的出現(xiàn),明經(jīng)科便成了科舉考試中不可或缺的項目。他即將參與的解試考的便是最基本的明經(jīng)內(nèi)容,用簡單的來說就是填空題,摘入儒家經(jīng)典的詞句,留幾個空缺的地方,由考生填寫。
不要以為簡單,那些詞句是從五經(jīng)、三經(jīng)、二經(jīng)、學究一經(jīng)、三禮、三傳里隨意摘選出來的,也就意味著想要考出一個好成績必需要將《禮記》、《春秋左傳》、《毛詩》、《周禮》、《儀禮》、《周易》、《尚書》、《春秋公羊傳》、《春秋谷梁傳》、《孝經(jīng)》、《論語》以及《老子》、《爾雅》等書都了然于胸。
古文深奧難懂,又拗口難記,要同時將這些儒學經(jīng)典都了然于胸,不花一番苦功夫是萬萬不可能的。
寒窗十年苦讀,也是因為如此。
裴旻每每想到這里,他就覺得萬分幸運。他不是七、八歲那年穿越來的,不然讓他十載學習背誦這些儒家經(jīng)典,難保不會瘋了去。
歷史上的裴旻已經(jīng)先一步的將這些儒家經(jīng)典都一本本的翻閱背誦過了,而他只要一本本的溫習,結(jié)合古人與現(xiàn)代的理解方式,重新解析便可。
作為中文系出生的裴靜遠,這種學習方式,還是能夠接受的。
“小哥兒!”
裴旻在前院石凳上翻著《論語》,門是他刻意大開的,除了晚上,大門他就沒關(guān)過。
李翼德風風火火的沖進了院內(nèi),見裴旻正在認真看書,嚇得趕緊閉上了嘴巴,在一旁安靜的呆著。
“怎么了!”裴旻將手中的書本合上,等了兩天,終于來了。
李翼德道:“小哥兒可有空,五爺聽說你的事跡,早想見一見你,想要親自登門拜訪。又擔心過于唐突,我覺得小哥兒不是這樣的人,就自己做主來知會一聲,過會兒他就過來。小哥兒,不會介意吧?”
裴旻起身道:“有朋自遠方來,怎會介意。”心底卻想:“等得就是他?!?br/> 公孫曦由路人引薦找上門來,這絕對不是意外。
他知道對方已經(jīng)開始探他的底,打算向他下手了。公孫曦沒有逮住那個路人,更是說明了這點,對方辦事極為謹慎,不容易抓到破綻。
裴旻與薛訥討論了情況,一致覺得逼他們主動出擊,才是唯一掌握先手的法子。
至于如何逼迫出擊,他決定按兵不動,也就是以逸待勞。
他足不出戶,又有絕技在身,等閑人奈何不得他,縮在家里等于沒有破綻。在沒有破綻的情況下,幕后人想要對他干些什么,除非找一個武藝勝過他許多的人,方才能成功。在這點上裴旻有足夠的自信,他并沒有自大到天下無敵,但至少在這薊城,還沒有能夠悄無聲息的就將他殺了的好人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