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中山國與宋國也要稱王?”
張儀一臉詫異地看著魏章。
“是的?!蔽赫曼c點頭。
張儀冷笑道:“這是誰給他們的勇氣?”
魏章道:“光憑他們兩個小國,自然是沒有這膽量,但是如今有齊國和楚國在后面支持他們。”
張儀眉頭緊鎖,道:“他們定是想借此破壞我們的計劃?!?br/>
魏章道:“但如此一來,我們確實很難做出抉擇,若是接受中山國和宋國,那么趙國、燕國、韓國可能都會感到不滿,可若是不接受的話,我們暫時也拿他們沒有辦法,畢竟他們背后有齊國和楚國的支持?!?br/>
張儀沉吟半響,道:“支持他們與否,對于我們秦國來說毫無意義,我們?nèi)缃裰饕且\絡(luò)三晉和燕國,還是將他們排除在外吧?!?br/>
魏章問道:“可是我們?nèi)绾螌⑺麄兣懦谕???br/>
張儀皺了皺眉頭,道:“是呀!我們?nèi)绾尾拍軌驅(qū)⑺麄兣懦谕?。?br/>
若沒有齊國和楚國的支持,他們完全可以用武力來迫使這兩國放棄稱王,但如今有齊國和楚國的支持,武力脅迫顯然是沒有用的。
魏章道:“既然我們沒有辦法將他們排除在外,就還不如接納他們,其實對于我們秦國而言,宋國與韓國也并無太多差別。”
張儀嘆道:“但是趙國與燕國肯定不希望與中山國一塊稱王,如果接納他們,反而會破壞我們幾國的團(tuán)結(jié),這事還得再慎重考慮,不可輕易做決斷。”
......
“蘇秦見過齊相?!?br/>
“無須多禮!”
鄒忌將手往旁一伸,十分客氣地說道:“蘇大夫請坐。”
“多謝。”
蘇秦坐下之后,道:“我知道最近齊相很忙,若有打擾到齊相,還望齊相多多包涵。”
鄒忌笑問道:“你怎知道我很忙?”
蘇秦道:“因為我聽說秦相打算聯(lián)合諸侯在此次會議上一起稱王?!?br/>
鄒忌瞇了瞇眼,道:“既然如此,忙得不應(yīng)該是秦相么。”
蘇秦道:“但是齊相可能并不想他們在此次大會上稱王。”
鄒忌瞧了眼蘇秦,問道:“不知蘇大夫可有辦法?”
蘇秦沉吟少許,才道:“蘇秦以為即便阻止他們稱王,對于齊國而言,也并沒有什么好處,只是避免了一些面子上的損失?!?br/>
鄒忌聽得眼中一亮,道:“如此說來,蘇大夫有更好的建議?”
蘇秦答道:“依我之見,秦國也并非是真心想要與其他諸侯國稱王,畢竟秦國的實力是要強于那些諸侯國的,而秦國之所以這么做,無非就是想破壞齊國召開此次大會的目的。”
鄒忌問道:“目的?什么目的?”
蘇秦道:“稱霸?!?br/>
鄒忌沒有做聲,顯然是默認(rèn)了。
蘇秦又道:“故此蘇秦以為,齊國不應(yīng)該將注意力放在秦國稱王與否,畢竟阻止他們稱王,也不見得能夠達(dá)到齊國自身的目的?!?br/>
鄒忌問道:“那你說我們齊國應(yīng)該怎么做?”
蘇秦道:“我有一策,可助齊國鞏固此次會議的成果。”
鄒忌哦了一聲:“蘇大夫請說?!?br/>
蘇秦道:“讓此次會議一直存續(xù)下去?!?br/>
“一直存續(xù)下去?”
“是的?!?br/>
蘇秦點點頭道:“我以為各諸侯國這回之所以響應(yīng)齊王的號召,首要原因,那自然齊國的影響力,齊國是有能力調(diào)解各國的紛爭。可除此之外,還有一個原因,那就是各國也不愿意繼續(xù)打下去,希望能夠停戰(zhàn)。
但是今日停戰(zhàn),明日又可能開戰(zhàn),而如今各國勢力錯綜復(fù)雜,一旦開戰(zhàn),必將又會將其他的國家卷入進(jìn)去,這回齊國就是被迫卷入其中,可繼續(xù)打下去,又對誰都沒有好處。
如果這個會議一直存在著,就能夠讓各國及時溝通,避免一些誤會,這其實也符合各國的利益,那么齊國就可以借此鞏固自己的地位?!?br/>
鄒忌稍稍點頭,旋即又好奇地問道:“可如何讓這個會議永久存在著。”
蘇秦笑道:“這很簡單,選擇一個中立小國,作為會議的存在地,讓各國派外事官員常駐于此,一旦出事,便可及時調(diào)解?!?br/>
鄒忌聽得眼中一亮,嘴上卻笑道:“這個中立小國,指得就是你們鄭國吧?!?br/>
蘇秦點頭道:“選擇鄭國,對齊國而言,是百利而無一害。”
鄒忌問道:“此話怎講?”
蘇秦道:“鄭國之所以能夠存在著,自然離不開齊國的庇佑,齊國對鄭國的影響力是不言而喻的,同時將會議地點安排在鄭國,亦可讓其它諸侯國接受,如果安排在齊國的話,只怕秦國與楚國都不會答應(yīng)。”
鄒忌沉吟道:“可是對鄭國影響力最大的是魏國,而非是我齊國?!?br/>
蘇秦笑道:“若是沒有這個會議,那么魏國對于鄭國的影響力的確是最大的,但一旦有了這會議,齊國對于鄭國的影響力,就將要勝過魏國,畢竟齊國比魏國更有資格去調(diào)解各國的紛爭。”
鄒忌笑道:“蘇大夫果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,難怪大王對蘇大夫如此青睞,蘇大夫請放心,若此事能成,我定會奏請大王獎賞蘇大夫?!?br/>
蘇秦如今可是配有齊國官印。
蘇秦拱手道:“多謝齊相提攜?!?br/>
隨后,蘇秦又去找到惠施,用同樣的一番話,說服了魏相惠施。
不得不說,這個建議,確實符合當(dāng)下各諸侯國的利益,因為當(dāng)下局勢確實非常亂,隨便兩國開戰(zhàn),其余的國家都大有可能卷入其中,但這里面有著頗多無奈,出兵并非是爭奪自己的利益,而是防止對方獲取更多的利益。
對于許多諸侯國而言,能不打自然是不打的好!
如果這個會議能夠永久存續(xù)下去,那么各國就可以及時調(diào)解,而不是動不動就被卷入其中。
而鄭國這塊地一直都是在魏國的勢力范圍內(nèi),如果這個會議安排在鄭國,當(dāng)然有助于提升魏國的威望。
這當(dāng)然是好事啊!
惠施是舉雙手贊成??!
張儀倒是沒有想到,對方還藏著這么一手,關(guān)鍵他如今也無暇顧忌這事,因為姬定那一招老鼠屎,確實令他很是痛苦。
他都已經(jīng)喊出諸侯國共稱王的建議,如果失敗了,那秦國就會非常尷尬的,他一定要弄好。
而張儀最終選擇還是讓中山國和宋國加入進(jìn)來,因為他也覺得這么做,比較容易一些,因為他知道他也阻止不了?。?br/>
如果他一方面想要稱王,但是另一方面卻又不準(zhǔn)他人稱王,這確實非常難操作。
同時他也知道,最有可能反對的就是趙國,于是他先去找到大戊午商量。
果不其然,大戊午聽罷,當(dāng)即語氣堅決道:“這不可能!我們趙國絕不會與中山國共同稱王,如果秦相讓中山國加入,那我們趙國就退出?!?br/>
趙國一直視中山國為附庸,共同稱王,這是絕不可能的呀!
張儀笑道:“趙相先勿要生氣,且聽我說完。”
大戊午道:“這還有什么可說得?!?br/>
張儀道:“我并不是要強迫貴國答應(yīng)承認(rèn)中山國,貴國是可以拒絕承認(rèn)的,但是這并妨礙,我們之間相互稱王?!?br/>
大戊午道:“秦相休要多言,只要中山國參與,我們趙國必然退出?!?br/>
張儀笑道:“難道趙相要放棄這么一個進(jìn)攻中山國的絕佳理由么?”
大戊午神色一愣,問道:“此話怎講?”
張儀道:“不瞞趙相,其實中山國和宋國的加入,皆因齊國和楚國在背后支持,他們的目的就是破壞我們的團(tuán)結(jié),以此來阻止我們稱王。
如果趙國退出的話,他們的計謀就得逞了,但如果趙國還是愿意參與進(jìn)來,我們秦國也將會接受趙國不承認(rèn)中山國的事實,甚至于趙國出兵中山國,迫使他們放棄王號,我們秦國也不會阻止的。”
大戊午狐疑地瞧了眼張儀,道:“秦相也說了,中山國背后可是有著齊國和楚國,我們?nèi)舫霰慌慢R楚也會出兵。”
張儀笑道:“如今齊國的盟友可是貴國,而并非是中山國,齊國有何理由出兵?至于楚國么,他的兵馬能過得去嗎?就算過得去,我們秦國也絕不會坐視不理的”
之前齊國是拉著秦國一塊阻止趙國罷兵,而原因就是齊國是趙國是盟友,如果秦國轉(zhuǎn)而支持趙國,那趙國可就沒有太多顧慮。
大戊午思索半響,道:“這...這我還得仔細(xì)考慮一下?!?br/>
張儀點點頭。
......
此次來到濮陽的相邦中,最為低調(diào)的,莫過于魏國相邦惠施,作為昔日的霸主,在這里一度讓人遺忘。
但并不是說魏國就已經(jīng)衰弱到這種地步,只不過惠施知道,如今魏國的實力難以唱主角,再加上魏國之前惹了太多是非,此時需要低調(diào),但他也并非是自甘墮落,他一直都在暗中觀察,伺機(jī)而動。
如今,魏國的機(jī)會來了。
在張儀見過大戊午的第二日,惠施便約見了趙相大戊午。
“聽聞昨日秦相去找過趙相,想必又是為了稱王一事吧。”惠施笑吟吟地問道。
大戊午點點頭,道:“秦相也跟魏相談過?”
惠施道:“是韓相與我說得。不知趙相是如何打算得?”
“暫時還未決定。”大戊午搖搖頭,又問道:“魏相又是如何打算的?”
惠施嘆了口氣,道:“打算什么,此次大戰(zhàn),可算是讓我看清楚,我們不過是秦、齊、楚三國的玩物罷了。和解需要依仗齊國,稱王需要依仗秦國,停戰(zhàn)則是需要看楚國的臉色,他們?nèi)右粔K肉出來,咱們就吃好一點,灑點湯出來,也湊合著過吧?!?br/>
此話一出,立刻引力了大戊午的共鳴,嘆道:“誰說不是呢,想當(dāng)年我們?nèi)龝x盛極一時,秦國、楚國皆畏懼我等......?!?br/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