鐘三拜了個好老師,十分高興,這幾日,他也和錢掌柜說了此事,錢掌柜聽了也很為鐘三高興,他原先也聽說過楊老先生的大名,只是從來沒覺得鐘三可以拜到他的名下,因此也沒和他提起,現(xiàn)在可好,鐘三自己直接找到了這位大儒,雖然最后沒有拜楊老先生為師,可也拜了他的高徒皇甫昱為師,這也算是很不錯了,要知道,皇甫昱也可能就是陽城縣僅次于楊老先生的人才了。
就這樣,轉(zhuǎn)眼十天過去了,這十天里,鐘三拼命地學(xué),錢掌柜也沒閑著,他的動作也很快,他已經(jīng)試驗了幾種增加石炭產(chǎn)量的辦法,結(jié)果都是成功的,比如用拉筐代替人力在橫井中運炭、比如用畜力代替人力提水提炭、比如用雙眼井代替單眼井等等,同時,為了安全,錢掌柜還使用人工風(fēng)車和生爐子加熱空氣的方法使礦井內(nèi)保持空氣流通,以避免瓦斯聚集,這一系列的創(chuàng)新使得開炭的安全性有所提高,而生產(chǎn)效率更是整整增加了三倍多,從過去每天二百五十斤的產(chǎn)量,大幅提高到一天一千斤的產(chǎn)量,按照這個效率計算,一個月下來,除去下雨天,產(chǎn)量已經(jīng)可以達到二萬五千斤,一年可以達到近三十萬斤,這個年產(chǎn)量比錢掌柜那時的炭行整整高出了三倍還要多。
其實,為了提高產(chǎn)量,錢掌柜也已開始采用新的人力安排辦法,過去因為是單眼井,井下站不了那么多人,錢掌柜就只能安排最多四人鎬炭,因此出炭量就受到影響,而現(xiàn)在,因為是雙眼井,井上又增加了畜力,錢掌柜就可以安排更多的人手下井,于是他便利用這段時間,把原來的兩個雜工培養(yǎng)成為了鎬工。
同時,因為秦呆子實在不愿下井,他只好快速培訓(xùn)了甘大個,好在甘大個比較積極主動,學(xué)得也比較快,這樣其實就有了七個鎬工,加上現(xiàn)在是開了雙眼井,他就讓這七人之中,每天都有六人在井下鎬炭,另一人則輪空休息,同時,井上安排了秦呆子和另兩個雜工,三個人也是每天保證有兩人分別待在兩個井口,趕著騾子一起提炭提水,做井上的事,另一人輪休,當然,為了能讓騾子也有休息的時候,他們花了十二兩銀子買了兩匹新的騾子,這樣每個井口也能保證有一匹騾子輪休了,這也是這些天里發(fā)生的改變。
當錢掌柜那天上井后,在炭行里把這個產(chǎn)量數(shù)字告訴鐘三時,鐘三十分高興,他說幸虧有錢掌柜在,不然這產(chǎn)量肯定上不了這么多,現(xiàn)在好了,產(chǎn)量上來了,安全性也提高了,真是兩全其美,錢掌柜聽了謙虛了幾句,接著便和鐘三說既然產(chǎn)量能夠計算出來,那么他后面作何打算。
鐘三想了想,拿過算盤邊算邊說道:“大哥,現(xiàn)在咱們相當于是七個鎬工、三個雜工、四匹騾子的組合,對吧?”“正是如此,七加三加四,再加雙眼井,”“嗯,可是我還在想,咱們還得另外再有兩匹騾子運炭,這樣才能確保不影響在井上干活的騾子數(shù)量,”“嗯,這樣也可以,那就是七加三加六,再加雙眼井,”“嗯,按照您上次和小弟算的賬,這樣的組合之中,熟練的鎬工一天要二十文工錢,一個月就得六百文,一個雜工一天則要十五文錢,一個月就要四百五十文,這樣七個鎬工和三個雜工一個月就是,嗯……”他算了一會道:“嗯,對,五千五百文,一年就是,嗯……六十六兩銀子。”
錢掌柜聽鐘三準確地算出這個數(shù)字,感到鐘三的進步真的很大,他高興地說道:“對對對,就是六十六兩,賢弟你的進步真快??!”鐘三聽了謙虛了幾句,接著又道:“當然,現(xiàn)在這個組合中,甘大個和秦呆子暫時不拿工錢,我會從我自己的利潤中拿點分給他們,咱們就先按全是普通的炭工來算啊,”“嗯,就先按這些炭工都是雇來的算?!?br/> “對,就是這個意思,前面說了人工是六十六兩,然后咱們?nèi)绻淞ヲ呑?,是三十六兩,考慮到運炭去省城時不影響這邊繼續(xù)開炭,那么再配四輛拖車就夠了,十二兩,加起來是四十八兩,鐵鎬、背簍、竹筐等物,兩組總計就算他十兩,這樣總共就是一百二十四兩,咱們算它一百二十五兩!”“對,算得對!”
“嗯,大哥,這就意味著現(xiàn)在咱們開出來的炭,即便是在陽城賣,按照現(xiàn)在一文錢二斤炭的價,三十萬斤也能賣一百五十兩,那么就算在陽城賣也能賺到銀子了,至少能保本,您說是嗎?”錢掌柜道:“嗯,確是如此,不過就是利潤太少了點,相當于沒賺錢,當然,如果張知縣和王千戶以后問你要炭,你心中對現(xiàn)在的成本情況就有數(shù)了,”“嗯,所以我還是先盡量把炭賣到省城去,”“嗯,那你再算算看賣去省城的情況呢。”